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金融监管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总局不实承诺、发布风险防范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提示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诱导消费者要注意防范。网络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金融监管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总局有意误导或迷惑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合同条款的发布风险防范情况下,完成线上签字或刷脸认证,提示签署网络贷款合同。虚假宣传过程中,诱导不法机构或平台可能通过诱导填写或技术手段窃取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网络转卖给其他机构用于诈骗等非法用途,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的风险。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欺诈性承诺、夸大效果、杜撰信息,如宣传“包过拿证”“政策即将变化”“报名后国家有助学金奖励”甚至承诺就业保障等,引诱、催促消费者报名并办理贷款。在合同中模糊内容表述或设置极为苛刻且仅利于机构或平台的条款,比如若退费必须扣除高额违约金等,增加解约成本。有些机构或平台实为“壳公司”,主要目的是骗取钱财,无法提供实质服务,甚至不断变换地址逃避监管或法律责任。消费者发现被骗后,往往因机构跑路导致维权困难。
隐瞒贷款实际成本。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只宣传较低的表面利率、日利率、月利率,不披露较高的实际利率、年化利率、综合借贷成本,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或者在宣传时模糊收费标准,故意隐瞒额外费用,实际操作中以“额外服务”“高端定制”、违约金等名义额外收费,导致实际支付的息费远超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分析高回报承诺,核实宣传真实性,拒绝各类话术套路。在选择服务时,消费者应优先考虑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信息。办理业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定期检查账户异常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及时采取措施。
责任编辑:游婕
相关文章
- 打听同事工资被辞退?企业薪酬管理有权但不可过度任性 编辑:汤晓雪 来2025-07-30
行进中国|曾经你说我丑,如今我“飞天”啦!【人民网】头条点赞云南昭通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丑到没朋友,甜到没对手”?不!曾经因表皮多有“果锈”而被称为“丑苹果”的昭通苹果,早已不是市场上的“沧海遗珠”。如今,它“内外兼修”,果型端正、果面洁净、色泽艳丽,畅销海内外高端水果市场。更值得一提2025-07-30考试季遇到流感季!99%以上是甲流,紧急提醒:儿童易感,不要带病上学【健康】风尚中国网
“孩子期末考试没有分考场,都在教室内集中考试。”“我儿子请了两天假,一直在打点滴,现在我们两个都‘中招’了!”“想到人多,没想到人那么多。来儿童医院看诊,被预检人数吓到!”近期,上海市疾控中心呼吸道传2025-07-30保障饲料质量安全,推动畜牧业前行——伟业计量饲料基体质控样品新品问世
“以标准为尺,以安全为责”。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进而影响到人类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饲料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2025-07-30- 全国九县市“广州乡村画童美术馆”集中开工_南方+_南方plus3月23日上午,全国九县市“广州乡村画童美术馆”集中开工暨乡村画童大课堂开讲仪式,在广州市从化区良口镇善施学校“广州乡村画童美术馆总馆)”2025-07-30
- 大别山惊现国家保护野生动物 编辑:文竹 来源:本网原创2025-07-30
最新评论